中國文化大學軍訓室 研究報告
作者:黃建隆 教官

運用BB彈槍射擊訓練提升步槍實彈射擊效益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闡述本文之研究背景、動機、問題、目的與流程。因此,首先陳述研究背景、動機,其次提出研究的問題、目的,最後說明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自民國94年2月2日頒布全民國防教育法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前為中部辦公室)於95學年恢復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體驗射擊,並於全民國防教育(前為軍訓、國防通識)課程排訂步槍實彈射擊課目,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須於校內先行完成射擊預習及靶場安全教育後,再配合國軍射擊流路排定,至各地區國軍靶場實施實彈射擊。

臺灣的生存遊戲活動已有30年左右的歷史,其中BB彈槍是玩家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槍枝。目前國內已有數家廠商製造生產,也積極推動舉辦各項BB彈射擊活動,甚至在國外主辦比賽,大專校院也成立相關社團,參與人口逐年增加。

怪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怪怪公司)於103年11月假中國文化大學(以下簡稱文大)辦理「世界盃極限射擊大賽」後,該公司基於推廣BB彈射擊活動,以及文大全力推展全民國防教育下,雙方於104年6月於學校簽訂合作備忘錄,並在怪怪公司指導協助下,於文大校內設置全國大專院校第一座BB彈射擊場,以能齊力提昇全民國防意識及拓展BB彈射擊運動之參與。

根據研究顯示,步槍射擊手(以下簡稱射手)實彈射擊成效與其射擊預習之良窳有顯著正相關,而在部隊實際射擊經驗也獲得證實。因此,國軍非常重視實彈射前實施射擊預習,並投入人、物力研發各種輔助器材,以精進現行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冀能節省訓練空間與時間,以提升射擊射精準度,提高射擊成效,進而增強部隊戰力。依此,我們在藉以BB彈槍射擊增進全民國防教育之多元化與活潑化的同時,BB彈槍射擊是否對學生們於服役前體驗實彈射擊中具有實質效益?仍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究。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步槍兵為國軍官士兵入伍後具備之第一專長,於國家實施全民防衛動員時,步槍即為個人配賦隨身基本防衛武器,是故步槍射手射擊精準度,大則關係著整體戰力強弱,小則維繫單兵自身戰場存活,依此,本研究希能藉由探討射手能否利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予以提升實彈射擊成效,進而驗證BB彈射擊運動之運用價值更具廣泛性,並加以推廣在高級中等學校以上學校全民國防教育學生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對象為本校104學年1年級新生,預劃抽樣學生60人,因研究過程中安排學生參與步槍實彈射擊,須經家長同意,實際抽樣學生56人(區分實驗組30人,對照組26人)。運用「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及第五節課(12-13時),對抽樣學生實施一般射擊預習訓練及靶場安全教育,並協調納入「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04學年度學生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執行計畫」實施三次實彈射擊。

第1次實彈射擊後,實驗組利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對照組不再實施訓練。完成三次實彈射擊後,統計分析所有學生射擊成績,驗證利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是否能提升實彈射擊成效。研究時程圖如圖1-1;研究流程圖如圖1-2。

圖 1-1 研究時程圖
圖 1-1   研究時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圖 1-2 研究流程圖
圖 1-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對於運用BB彈槍射擊訓練提升步槍實彈射擊效益有關的文獻與理論加以探討,共分為四節,首先是敘述步槍射擊預習之重要性;其次是探討國軍步槍射擊預習現況;第三是探討全民國防教育實彈射擊體驗活動;第四是探討BB彈射擊運動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步槍射擊預習之重要性

不論科技如何進步,作戰武器如何發達,輕兵器如手槍或步槍等隨身武器,始終是步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即使現代戰場已經進入核子戰爭或高科技戰爭的形態,參戰國要實際上取得最後的勝利,還是必須依靠使用傳統武器的士兵去清掃並佔領戰場,鞏固地域的安定,而槍砲則是傳統武器中極為重要的角色(劉益銘,2011),Dan Parsons指出,美軍長久以來都在尋求改進士兵作戰效能的技術,其中射擊能力的技術就是特別加強項目之一(田力品譯,2014)。Kelvin Fong指出,為符合作戰需求,並提高士兵戰力與存活率,幾乎每一個國家皆在研究所謂的「未來士兵」或「未來戰士」構想,其中新加坡、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義大利、韓國、美國、澳洲、印度、瑞士等國,甚至完成研發並開始裝備使用,且不論其系統如何整合,步槍始終是其必備的裝備(李育慈譯,2014) 。

國軍編裝使用輕兵器種類數量眾多,而步槍為各類型輕兵器武器之基礎,故平時射擊預習為實彈射擊前之基礎訓練,也最為繁複重要,其良窳影響戰力甚鉅,無論傳統方式如箱上瞄準練習、三角瞄準練習等,同時不斷積極研發補助器材,以能縮短訓練時程與提升效果,使學者逐步熟練射擊要領,並減少槍彈耗損,及避免肇生危安事件,使初學射擊者能理解其重要性,熟練步槍各項射擊技巧。

第二節   國軍步槍射擊訓練現況

國軍就陸軍而言,第一線部隊現行使用步槍為T91式步槍,其射擊訓練係依據「陸軍射擊訓練手冊(第14號修訂本)」實施,於平時實彈射擊訓練前一週皆須依訓練計畫及步驟進行射擊預習,目的在讓步槍兵射手熟稔射擊技巧及要領。設計以設站過關之管道式訓練,於完成視力檢查後,接續為瞄準圖練習、活動瞄準裝置、箱上瞄準、三角瞄準、射擊八大要領、射擊姿勢練習及擊發練習等等(如圖2-1),之後始可進行實彈射擊,期間若發現射手痼癖嚴重及不合格之射手,則重新實施射擊預習,針對個人缺失加強輔導,檢查合格後再實施實彈射擊。

射擊預習中瞄準圖練習、活動瞄準裝置、箱上瞄準及三角瞄準等旨在讓射手瞭解如何正確射擊瞄準,以能準確命中目標;射擊八大要領則在使射手熟悉托、抵、握、貼、瞄、停、扣、報操作及運用要領,避免槍身不穩,影響命中率;射擊姿勢練習在熟練立、跪、坐、臥等不同姿勢射擊要領。

圖2-1 T91式步槍射擊訓練步驟圖
圖2-1   T91式步槍射擊訓練步驟圖
資料來源:海軍陸戰隊輕兵器射擊訓練作法

依據「陸軍射擊訓練手冊(第14號修訂本)」第二章步槍之規定,步槍射擊依訓練流程及部隊特性需求區分15個表次,其中入伍訓練及新配賦之步槍必須實施第1表(練習射擊9發)及第2表(歸零射擊9發),而歸零射擊(第2表)必須練習射擊(第1表)合格後方可實施。練習射擊的目的在訓練及測驗射手能以正確之射擊要領,使3發彈著群密集,合於標準,以奠定歸零射擊之基礎;T91式步槍射擊第1表(練習射擊)如圖2-2。

圖2-2 第一表T91式步槍25公尺練習射擊
圖2-2   第一表T91式步槍25公尺練習射擊
資料來源:陸軍射擊訓練手冊(第14號修訂本)

其實施要領如下:

  1. 每次射擊3發看靶1次,以規格板套量3發彈著群散布直徑是否達合格標準。
  2. 彈著群合格標準:有依託射擊彈著群散布直徑不得超過3公分,無依托射擊彈著群不超過5公分。
  3. 於射擊過程中,若發現個人痼癖或穩定性較差之射手,則採邊練習邊矯正方式實施,以奠定爾後歸零射擊之基礎。
  4. 痼癖嚴重及不合格之射手,應重新實施射擊預習,針對其缺失加強輔導,檢查合格後再實施本表次射擊,並記錄於射擊手簿。

由上述可知國軍之射擊訓練,先要求能命中標靶(有3發彈著),再檢視彈著群散布直徑(彈著散布面)是否合於標準,若有痼癖嚴重及不合格之射手,則針對其缺失加強輔導,重新實施射擊預習,檢查合格後再實施練習射擊。

第三節   全民國防教育實彈射擊體驗活動

民國38年12月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國民政府以「反攻大陸」做為施政的指導方針;民國40年9月,行政院即令國防部先在臺北等八所師範學校先行試辦軍訓;民國42年7月高級中學全面實施軍訓,民國43年7月專科以上學校跟進。但自實施軍訓教育起迄今,不論課程名稱及課目內容如何變動,步槍實彈射擊(射擊教練、兵器教練、射擊訓練)均列入課程之中(2014,許毓良)。其後雖曾因種種因素,於民國86年至95年間暫停實施實彈射擊(臺北市除外),但自民國94年2月2日頒布全民國防教育法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前為中部辦公室)於民國95年12月13日,以教軍字第0950523323號函文各高級中等學校恢復辦理學生體驗射擊,高級中等學校依據此函及兵役法相關規定(國防部,2015),於全民國防教育(前為軍訓、國防通識)課程排訂步槍實彈射擊課目。

現階段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包含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國防科技、防衛動員五大領域(如表2-1),並以活潑多元方式實施。高靜怡(2014)研究發現「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已是高中職生校園生涯中廣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此一活動的吸引力可正向影響體驗的滿意度,然而,各校步槍實彈射擊仍須先於學校完成步槍基本操作、射擊預習及靶場安全教育(如表2-1),再配合國軍射擊流路排定,至各地區國軍靶場實施實彈射擊,尤其在射擊預習方面,一般都使用T65K2訓練用槍就瞄準圖練習、三角(箱上)瞄準、射擊八大要領、射擊姿勢(臥姿)練習等4項選擇性實施,常受限於授課時數、場地、器材、師資、教具等因素,無槍聲、後座力與即時彈著,使射擊情境及感受落差極大。

表 2-1   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表
領域 項目
國際情勢 包含相關課程
國防政策 包含相關課程
全民國防 包含相關課程及射擊體驗
國防科技 包含相關課程
防衛動員 包含相關課程
資料來源:國防部(2015)

第四節   BB彈射擊運動

生存遊戲於70年代源起於美國的一種戶外活動,漆彈槍剛開始用在中西部畜牧業,可發射專門的漆彈為不同牲畜作記號,後來被拿來在農場裏相互射擊娛樂。目前生存遊戲分有以漆彈與BB彈兩種槍作為進行生存遊戲的遊戲槍。現今生存遊戲是一種模擬實戰之戰鬥情境進行交戰的一種活動,不論室外、室內都有收費的場地提供使用。臺灣早在30年前就有生存遊戲活動,使用的槍枝都由日本引進俗稱的瓦斯槍,直到1994年因環保意識興起,改用以電動馬達來取代氣體動力,BB彈槍即是其中一種(許家禎,2007)。

目前國內已有數家廠商製造生產,也積極推動舉辦各項BB彈射擊活動,甚至在國外主辦比賽,大專校院也成立相關社團,參與人口逐年增加。BB彈槍廣義上來說都屬於軟式氣槍的範疇之內,依照動力主要分成三種:電槍(Automatic Electric Gun,又稱電動槍)、瓦斯槍或瓦斯退膛槍(Gas Soft Gun、Gas Blow Back Gun)、氣槍(Air Gun)。其中電槍為為生存遊戲中使用玩家較多的槍種,而瓦斯退堂槍其構造仿真槍枝大部分解設計,特點是射擊時的槍機會有覆進動作並且帶有槍機覆進的衝擊力和槍口音爆聲,有限地模擬出了真槍射擊的效果。最常見射擊初速為100-130m/s以內(維基百科,2015)。

而本實證研究所使用的BB彈槍為怪怪公司生產的此種槍枝,射擊初速為90m/s -120m/s,設計各式槍枝外形與重量近似真槍,使用的BB彈是0.2公克環保彈,它不像漆彈擊中後會留下染料,使用花費也較少。

綜上所述,步槍為國軍最基本之武器裝備,世界各國亦然。其射擊訓練之良窳影響戰力甚鉅,而射擊預習為射擊訓練之基礎,射擊成效之關鍵因素。就國軍部隊訓練成效而言,近年因應募兵制,配合兵役法及徵兵規則修正,凡83年次以後出生之役男,自102年起,經判定為常備役體位者,改徵召4個月之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內政部,2015),使役男役期大幅縮短,相對壓縮作戰訓練時間,影響部隊戰備整備工作。依此,基於國家全民防衛動員精神,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訂定步槍實彈射擊課目,在間接上實有其必要性。故本研究將試圖藉由BB彈槍射擊予以探究能否運用在射擊預習訓練,以增加實彈射擊成效,研究實施則僅採三角瞄準、射擊八大要領,以及臥姿射擊姿勢練習,期使學生在服役前即能藉BB彈槍射擊預習初步熟悉射擊要領並體會其重要性,進而提升全民國防意識。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法,以本校104學年1年級新生為研究對象;區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實施不同方式的射擊預習訓練後,安排實施3次實彈射擊,並進行問卷調查,將射擊預習實施方式、實彈射擊成績及問卷調查分析所得意見,提供全民國防教育實彈射擊體驗課程多元化教學之參考。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希能藉由探討射手能否利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予以提升實彈射擊成效,進而驗證BB彈射擊運動之運用價值更具廣泛性,並加以推廣在高級中等學校以上學校全民國防教育學生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在確立研究主題後,即開始蒐集相關文獻、期刊,並研讀比對,以確定研究目的及重點,另將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分析、比對,期能求出結論;故採行的研究方法如下:

(一)準實驗設計法:

準實驗設計雖不能夠像真正實驗設計一樣,控制所有影響實驗內在效度的因素,但卻可以控制其中多數的因素,並可避免一些實驗情境過於人工化所導致的缺失。本研究在不影響學生正常課程的前提下,以104學年下學期「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開課班級為抽樣對象;區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實施不同方式的射擊預習訓練及安排實彈射擊,藉此獲得學生實彈射擊成績,以分析不同方式的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影響。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做為衡量受調查者對於問題的看法與態度及搜集初級資料的技術工具。透過問答方式,取得研究對象對「一般射擊預習與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對「T91步槍射擊成績」的影響程度之感受與差異性。並收集學生在高級中等學校教育期間之「全民國防教育學生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實施狀況,與「BB彈射擊活動」的參與經驗,來分析學生能否利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予以提升實彈射擊成效。透過問卷的資料蒐集與調查結果,加以分析與比較,以期作出客觀的分析與建議。

二、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分析後,提出以下的研究架構。本研究架構係以「射擊預習訓練方式」與「實彈射擊成績」為研究變項,用以探討變項間的關聯性與因果關係。本研究架構及其相關子構面如圖 3-1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圖 3-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架構所示,本研究共發展出三項假設,如下:

  1. 1. H1:學生個人屬性在射擊預習訓練方式上無顯著差異。
  2. 2. H2:學生個人屬性在實彈射擊成績上無顯著差異。
  3. 3. H3: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對實彈射擊成績有顯著影響。
    • H3-1: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彈著數」具有顯著影響。
    • H3-2: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分數」具有顯著影響。
    • H3-3: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彈著散布面」具有顯著影響。
    • H3-4: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散布面得分」具有顯著影響。

第三節   變數操作性定義與測量

由上述研究主題可知,本實證研究之變項分為「學生個人基本背景屬性」、「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實彈射擊成績」等三項,各變項之操作性定義說明如下:

一、學生個人基本背景屬性:

區分性別、高級中等學校就讀區域、學校性質、本校就讀學院。另調查學生在高級中等學校教育期間之「全民國防教育學生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實施狀況,與「BB彈射擊活動」的參與經驗,包含有無接受「步槍基本性能」及「步槍射擊預習」課程、有無參加「步槍實彈射擊」及「BB彈射擊活動」等共八項。

問卷後段包含學生對本研究案安排的「射擊訓練課程」對「射擊成績」及「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多元化教學的影響程度與差異性之感受(3題),另實驗組增加「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對「射擊成績」的影響程度與差異性之感受(8題),及對「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多元化教學的影響程度與差異性之感受(2題)。

二、射擊預習訓練方式:

本研究將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區分為「一般射擊預習訓練」及「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

(一)一般射擊預習訓練:

包含射擊八大要領、臥姿射擊姿勢練習及三角瞄準等三項:

  1. **射擊八大要領:** 確實遵循托、抵、握、貼、瞄、停、扣、報八大要領,可減低不當操作而帶來的傷害,降低危險,亦可藉提高命中精度,詳如圖3-2。
    圖3-2 射擊八項要領
    圖3-2   射擊八項要領
  2. **臥姿射擊姿勢練習:** 臥姿射擊較穩固持久,適用於開闊平坦地射擊,動作要領如圖3-3。
    圖3-3 臥射動作要領
    圖3-3   臥射動作要領
  3. **三角瞄準:** 二人一組(學生及導師),學生以臥射姿勢實施瞄準,另以右手指示導師檢查靶定位點。導師檢查學生臥姿無誤後,至15公尺外面對學生跨坐靶箱上,手持檢查靶,依學生手勢方向移動檢查靶。需在10分鐘內於白紙上完成5個三角形。瞄準第1點時動槍,不動靶,第2、3點時則動靶,不動槍。5個三角形需要3個合於標準,即圓形檢查靶上0.7 公分直徑以內,詳如圖3-4。
    圖3-4 三角瞄準
    圖3-4   三角瞄準

(二)使用BB彈槍實施射擊預習訓練:

射擊八大要領、臥姿射擊姿勢練習兩項練習與一般射擊預習相同,三角瞄準練習則改採BB彈槍-電子靶瞄準練習,詳如圖3-5。

圖3-5 BB彈槍-電子靶瞄準
圖3-5   BB彈槍-電子靶瞄準

三、實彈射擊成績:

每位受測者射擊5發,並將彈著得分加總為其成績,另計數射擊彈著散布面之格數,登記其實彈射擊成績,以為分析射手射擊要領是否正確?以為射擊預習加強改善修正之依據。

(一)靶紙:

為能記錄分數進行本研究分析,自行調製靶紙供實彈射擊與BB彈槍射擊預習使用,以T91式步槍靶紙為藍圖,劃出A、B、C、D、E等五個彈著區塊,從規格圈開始由內向外依序訂定20、15、10、5、0等彈著得分標準(如圖3-6)。

圖3-6 實彈射擊使用靶紙
圖3-6   實彈射擊使用靶紙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二)成績分析:

個人實彈射擊成績計算,以5發射擊彈著越接近規格圈(25公尺練習射擊及歸零射擊之合格散布面)表示分數愈高,再者,5發彈著散布面越小(越集中)則代表射手射擊要領越正確。以圖3-7中A、B、C、D等4位射手第1次射擊為例,A學生的5個彈著在20分得分區4格範圍內,分數100分;B學生的5個彈著在15分得分區36格範圍內,分數75分;C學生的5個彈著在10分及15分得分區15格範圍內,分數55分;D學生的5個彈著在15分得分區6格範圍內,分數75分。

圖3-7 學生實彈射擊靶紙彈著示意圖
圖3-7   學生實彈射擊靶紙彈著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依據上圖3-7位射手射擊靶紙彈著情形,將成績逐一登錄如表3-1。

波次

靶位

1

2

3

4

系級

姓名

A

B

C

D

彈著數

5

5

5

5

分數

100

75

55

75

彈著散布面

4

36

15

6

散布面得分

9

7

8

8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其中彈著散布面的數字大小差距較大,在統計分析上容易受極端值所影響,因此將彈著散布面再行換算為得分(換算法如表3-2),以利正確呈現學生實彈射擊成績。

表 3-2   彈著散布面得分換算表
彈著散布範圍(格) 1或266 197~265 145~196 101~144 65~100 37~64 17~36 5~16 4~2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再就各射手射擊5發靶紙彈著散布情形,依國軍「步槍射擊訓練手簿」內之「彈著群散布分析圖」(詳如圖3-8)據以分析個人射擊要領與姿勢正確與否如下:

圖3-8 彈著群散布分析圖
圖3-8   彈著群散布分析圖
資料來源:國軍步槍射擊訓練手簿

依據「陸軍射擊訓練手冊(第14號修訂本)」第二章步槍之規定,先要求能命中標靶(有彈著),再檢視彈著群散布直徑(彈著散布面)是否合於標準。本研究依此標準統計分析學生之實彈射擊成績。

第四節   研究實施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符合「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表」時數之規定,考量在不影響學生正常課程的前提下,以104學年下學期「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開課時段之班級較多者進行抽樣;預劃抽樣60人區分實驗組及對照組;實施不同方式的射擊預習訓練及安排實彈射擊,藉此獲得學生實彈射擊成績,以分析不同方式的射擊預習訓練對實彈射擊成績的影響,期能達到研究目的。

二、實彈射擊:

本研究納入「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04學年度學生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執行計畫」實施3次實彈射擊。並請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管制射擊流路,使抽樣學生3次實彈射擊均能控制於同一個火巷,同一個靶位,使用同一把步槍(紀錄並核對槍枝序號)實施射擊;每一次實彈射擊前均請射擊助教確實實施槍枝歸零檢整;以期控制多數影響射擊成績的因素,確保研究結果的正確性。新北市政府教育局104學年度借用海軍陸戰隊66旅大崗靶場實施射擊體驗活動;該靶場區分2個火巷,每個火巷有8個靶位;本校抽樣學生56人編組為7個波次(如附表3-3);若該波次有學生未到,則由下一波次同一靶位學生遞補,以確保學生均於同一靶位射擊;使用第2火巷實施25公尺實彈射擊體驗,每人每次射擊5發子彈。完成射擊後回收靶紙並照相保存,並記錄其彈著數、分數、彈著散布面及散布面得分。彙整3次實彈射擊成績作為研究分析之用。

表 3-3   實彈射擊波次表
波次 槍枝序號 122621 118282 121976 118943 121509 122944 126648 118959
靶位 1 2 3 4 5 6 7 8
編號 52 53 54 40 37 43 45 36
系級 人資1 人資1 人資1 日文1B 勞資1 運健1 德文1 大傳1A
姓名 陳〇〇 張〇 韓〇〇 洪〇〇 李〇〇 葉〇 郭〇〇 方〇
編號 34 35 33 50 51 32 56 31
系級 文學1B 文學1B 日文1B 史學1 史學1 生科1 音樂1 勞資1
姓名 劉〇〇 陳〇〇 金〇〇 張〇〇 廖〇〇 張〇〇 李〇〇 謝〇〇
編號 42 28 46 47 41 24 10 8
系級 會計1B 經濟1B 資傳1A 資傳1A 運健1 化材1B 生應1 法學1A
姓名 余〇〇 紀〇〇 劉〇〇 陳〇〇 吳〇〇 劉〇〇 鄧〇〇 高〇〇
編號 9 6 7 20 21 19 28 29
系級 法學1A 法學1B 法學1B 政治1 政治1 哲學1 應數1A 應數1A
姓名 張〇〇 李〇〇 陳〇〇 闕〇〇 陳〇〇 廖〇〇 羅〇〇 楊〇〇
編號 30 22 23 16 3 15 1 27
系級 應數1A 化材1A 化材1B 市政1 生科1 地理1 法學1B 音樂1
姓名 陳〇〇 謝〇〇 楊〇〇 田〇〇 盧〇〇 呂〇〇 姚〇〇 陳〇〇
編號 17 14 25 13 26 11 12 5
系級 哲學1 國企1C 德文1 機械1 應數1A 應數1B 應數1B 化材1A
姓名 吳〇〇 李〇〇 白〇〇 賴〇〇 葉〇〇 蔡〇〇 蕭〇〇 黃〇〇
編號 38 39 44 49 55 18 4 2
系級 國劇1 國劇1 會計1B 經濟1B 資傳1A 俄文1 文藝1 生應1
姓名 陳〇〇 李〇〇 鄔〇〇 張〇〇 高〇〇 邱〇〇 林〇〇 許〇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根據本研究目的,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需要,將所蒐集資料,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茲將所使用的統計方法概述如下:

一、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就每一構面所包括的項目,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分析,以檢驗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二、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本研究採敘述性統計分析樣本個人屬性的特徵,藉以說明並了解各個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

三、T-檢定(T-test)/變異數分析(ANOVA):

運用T-檢定或變異數分析法了解學生在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與實彈射擊成績等構面因素間之差異。及學生在個人背景變項在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與實彈射擊成績等構面因素間之差異。當自變數為二分類時,使用 T-檢法;當自變數為三分類以上時,使用變異數分析。

四、相關分析(Analysis of Correlation):

本研究以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來驗證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與實彈射擊成績之間的相關性程度分析。

五、層級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本研究利用層級迴歸分析來探討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與實彈射擊成績之關係。將迴歸係予以標準化,藉由比較各係數之相對大小以得知自變數中何者對依變數較具解釋能力。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章目的在統計分析「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對實彈射擊成績」之關係,及問卷所得之相關資料與統計結果,針對研究目的與研究假設,進行結果的描述、分析與討論。本章計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學生基本背景屬性分析;第二節為問卷信度及敘述性統計分析;第三節為不同的射擊預習訓練方式對實彈射擊成績的相關性分析。

第一節   學生基本變項分析

一、問卷回收

本研究對象為本校104學年1年級新生,預劃抽樣學生60人,因研究過程中安排學生參與步槍實彈射擊,須經家長同意,實際抽樣學生56人。問卷調查委由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授課教官發放及回收,共發出56份問卷,回收56份,回收率為100%,經檢視樣本後,有效問卷共計56份,有效樣本率為100%。

二、學生基本背景屬性:

有關學生基本背景屬性,區分性別、高級中等學校就讀區域、學校性質、本校就讀學院。另調查學生在高級中等學校教育期間之「全民國防教育學生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實施狀況,與「BB彈射擊活動」的參與經驗,包含有無接受「步槍基本性能」及「步槍射擊預習」課程、有無參加「步槍實彈射擊」及「BB彈射擊活動」等共八項,經由問卷回收之有效樣本數加以統計分析,將學生基本背景屬性變項現況之分布情形說明如下:

(一)性別:

在56份有效問卷中,男性學生為33人佔58.9%,女性學生人數為23人佔41.1%。抽樣性別比例與本校性別比例(男性47%,女性53%,)有差異,顯示男性學生對本研究主題有較高的興趣。

(二)高級中等學校就讀區域: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區域在北部(新竹含以北)36人(男性20人,女性16人)佔64.3%。中部11人(男性8人,女性3人)佔19.6%。南部(台南含以南)4人(男性3人,女性1人)佔7.1%。東部(花、東、宜)3人(男性2人,女性1人)佔5.4%,外(離)島2人(女性2人)佔3.6%。與本校學生戶籍比例(北部69.8%,中部14.2%,南部10.1%,東部4.7%,外離島1.2%)概略相符。

(三)高級中等學校性質: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學校性質屬普通高中者34人(男性24人,女性10人)佔60.7%。職業學校5人(男性2人,女性3人)佔8.9%。綜合高中4人(男性1人,女性3人)佔7.1%。完全中學13人(男性6人,女性7人)佔23.2%。

(四)本校就讀學院: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本校文學院者7人(男性6人,女性1人)佔12.5%。外語學院5人(男性3人,女性2人)佔8.9%。理學院9人(男性6人,女性3人)佔16.1%。法學院5人(男性1人,女性4人)佔8.9%。社科學院9人(男性3人,女性6人)佔16.1%。農學院2人(男性1人,女性1人)佔3.6%。工學院5人(男性4人,女性1人)佔8.9%。商學院3人(男性2人,女性1人)佔5.4%。新傳學院4人(男性3人,女性1人)佔7.1%。藝術學院4人(男性2人,女性2人)佔7.1%。環設學院1人(男性1人)佔1.8%。教育學院2人(男性1人,女性1人)佔3.6%。

本研究為避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權益,及考量射擊預習訓練時數及效益,以104學年下學期「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開課時段之班級較多者進行抽樣,所以樣本的組成無法反映本校各學院人數之比例(本校學生人數以商學院佔19.6%最多,環設學院佔3.9%最少)。

表 4-1   「性別」、「就讀區域」、「學校性質」與「本校就讀學院」統計表
變項 合計 百分比 備註
高級中等學校就讀區域 北部 20 16 36 64.3%
中部 8 3 11 19.6%
南部 3 1 4 7.1%
東部 2 1 3 5.4%
外離島 0 2 2 3.6%
合計 33 23 56 100%
高級中等學校性質 高中 24 10 34 60.7%
高職 2 3 5 8.9%
綜合高中 1 3 4 7.1%
完全中學 6 7 13 23.2%
合計 33 23 56 100%
本校就讀學院 文學院 6 1 7 12.5%
外語學院 3 2 5 8.9%
理學院 6 3 9 16.1%
法學院 1 4 5 8.9%
社科學院 3 6 9 16.1%
農學院 1 1 2 3.6%
工學院 4 1 5 8.9%
商學院 2 1 3 5.4%
新傳學院 3 1 4 7.1%
藝術學院 2 2 4 7.1%
環設學院 1 0 1 1.8%
教育學院 1 1 2 3.6%
合計 33 23 56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有無接受「步槍基本性能課程」: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有接受「步槍基本性能」課程者45人(男性26人,女性19人)佔80.4%。無接受「步槍基本性能」課程者11人(男性7人,女性4人)佔19.6%。顯示學生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大部分對T91步槍基本性能有初步了解。

(六)有無接受「步槍射擊預習課程」: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有接受「步槍射擊預習」課程者46人(男性29人,女性17人)佔82.1%。無接受「步槍射擊預習」課程者10人(男性4人,女性6人)佔17.9%。顯示學生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大部分對T91步槍射擊要領有初步了解。

(七)有無參加「步槍實彈射擊」:

在56份有效問卷中,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有參加「步槍實彈射擊」者47人(男性30人,女性17人)佔83.9%。無參加「步槍實彈射擊」者9人(男性3人,女性6人)佔16.1%。顯示學生就讀高級中等學校期間大部分完成T91步槍實彈射擊體驗活動。未參加者中有1人,因該就讀學校曾於體驗活動中發生意外,故該校不參加體驗活動,另外8人因該地區國軍靶場整修而未舉辦體驗活動。

完整文章

訂閱電子報:

聯絡資訊

  • 本會地址:50952 彰化縣伸港鄉中華路1001號
  • 電話:04-799-7000
  • 行動電話:0967-009-000
  • Line ID:0967-009-000
  • E-mail:ndea.roc@gmail.com

為發揚全民國防意涵,集合國內各產業領域之專業人士成立本會,整合國內資源,以親近民眾、寓教於樂等方式主動與協助相關單位推廣全民國防教育,定期辦理各項活動、訓練、講習提升國人全民國防認知與防衛意識,落實全民國防理念為宗旨。


臺南市全民國防教育協會

中華民國全民國防教育協會

中華民國全民國防教育協會